第1624章 江淮风云(二更求花) (第2/3页)

引荐。

话虽这么说,张省长的引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陈建军他们在政策上自然多多优惠。能让的都让,只要不太过份,因此这份投资合同很快就确定下来。

在浙西地区,陈建军的要求很高,也有多种模式同时进行。

象山区的规划,张一凡指定的百里长廊杨梅林,他就由当地一些村庄自发组织,由村干部带头亲自加入这个陈列。把远远近近,属于本村的荒地全部开恳,种上优质的杨梅品种。

这就是整体规划,这片杨梅林跨越三个县市,连绵百里。将来所得的利益,除了广告和其他费用之外,全部按人头分红。

浙西打造这么大一片杨梅林,这让很多人在心里暗暗担忧,会不会因为产量过盛,销售又成了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根本不用他们担心,因为只要村民种植了杨梅之后,将由村里专人看护,培植,等杨梅上市之后,由政府组织的专门机构来完成销售和推广工作。

除此之外,张一凡和陆正翁还在会议上听到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在浙西下面一个县区,发现有地下温泉。这个消息张一凡早就知道了,胡雷这小子就是冲着这个温泉来的。

陆正翁发表讲话,“我们要利用当地优秀的资源,搞活当地经济。”

而张一凡强调的是,象浙西这种地方,不论是各方面的条件,远远优于内地。

交通,自然环境,资金来源等等,跟贫困的内地相比,绝对是中间的骄骄者。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不浪费一分土地,不浪费一分资金,把土地都开发起来,把资金都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地方何以不富?国家何以不强?民族何以不兴旺?

毕竟是从内地走出来的领导,看待的问题就是不一样。陆正翁听了这些,也不禁将目光投向张一凡。

张一凡说了,我们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交通有交通。搞活一方经济,不单单靠的是外资,我们是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就是最大的资金来源。

全民动员,上下一心,浙西必定繁荣昌盛!

啪啪啪——很多人都鼓起了掌,会议室里一片激情。

张省长毕竟是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人在心里暗暗崇敬起来。

然后陆正翁强调的是团结,领导班子的团结,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必不可分的作用。做为省委书记,他自己有亲身体会。进入这个圈子以来,斗争不断,难得有眼前这种和谐的局面,这是陆正翁感到最欣慰的。

不管从个人因素还是大局出发,和谐第一,团结第一,这就是党中央为何提倡打造和谐社会的原因之一。社会需要和谐,浙西需要和谐,江淮班子上上下下,都需要和谐。

陆正翁舞着拳头,颇有老总理南下之前的风范,“团结就是力量!”

浙西之行进展十分顺利,陆正翁兴致不错,晚上喝酒的时候也很尽兴。有人说很少看到陆书记这般开心过,这是唯一的一次。一些元老便想起当年谭长征在的时候,陆书记跟谭长征总是走不到一块,说句粗鲁的话,两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这才引发了后来的纠纷。

现在的江淮班子一团和气,少了那种勾心斗角,大家心里都舒坦了许多。

看到陆正翁今天喝酒来者不拒,欧阳三号忍不住了,对众人道:“大家就不要劝陆书记的酒了,他身体不太好。”

陆正翁把手一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