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沐英 (第2/5页)

,乃是前一年六月由郭子兴拨给他的,剩余的皆为刚刚收编的另两股“青军”降卒。“刚刚”到什么程度呢?七月初二,朱元璋收编降卒,七月初九便就遣派花云以计夜袭横涧山,并且这花云,也是在七月初二后才投奔朱元璋的。

然而,便是这么一支夜袭的军队,就轻轻松松地攻破了已经“固守月余”的缪大亨部。缪大亨举全军投降,降其男女七万,得精兵两万。朱元璋因此而“军声大振”。可以说,正是得自缪大亨的这两万人,奠定了朱元璋发展的基础。缪大亨在军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是较为重要的一员将领。此次朱元璋用他为先锋主将,也可见对此次攻打河南的重视程度。

其实,本来缪大亨本来是在扬州的。至正十七年,他攻克扬州,降当地“青军”张明鉴,被授“同佥枢密院事”,总制扬州、镇江。前阵子,朱元璋大下军令,广召诸将,云集金陵,把他也召了来,故为前锋先行。

朱英,本姓沐。父亲早死,随母避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朱”姓,自幼从军,数从征伐,颇有功勋,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尽管年纪比朱文忠还小,今年只有十六岁,但是“年少明敏”。

遣派义子随军作战,或用义子镇守城邑,以做监视主将、地方之用,早已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段。因此,朱英能得以成为这支先锋部队的副将。

吴国公麾下,可谓将星璀璨。之所以别的人不选,单单挑了他两个来率领前锋,其中是有朱元璋一番考虑的。

缪大亨、朱英皆为定远人,特别是缪大亨,家本为定远大豪,对定远周边的地形极其熟悉,有利行军,这是其一。定远距离濠州不远,缪大亨还曾经攻打过濠州,对濠州也很熟悉;而朱英自幼随在朱元璋的身边,也曾经在濠州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濠州的内部构造当然也很熟悉,这是其二。其三,缪大亨久经阵仗,人有方略,论其能力,足以强攻坚城;而朱英身份尊贵,虽说与孙德崖没什么交情,但至少与濠州军的一些将领彼此知道,若在强攻不下的时候,抑或展开攻势之前,可以出面招降。

行军打仗,部队能否善战固然是取胜的一个要素,但主将的资历、身份与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甚至,在有些时候,这一个条件比军队的善战与否更为重要。

从滁州出来,渡过池河,行军至薄暮时分,远远看到了定远城墙。

按照朱元璋的命令,缪大亨没有打算入驻定远,选了处临水的平野,停下行军,吩咐三军扎营。朱英的年岁虽然不大,心中很是有数,不急去休息,而是尽职尽责地叫来各部百户,先把缪大亨的军令分别一一传下。

有负责搭建营房的,有专职取水做饭的,有清理卫生地面的,有放出去巡弋警戒的。

他的性子很干练,不多时,已将军令彻底贯彻下去,三千士卒井井有条,按辔徐行,又绕着选定的营地转了一圈,直到日头西沉,夜色渐至,见确实没什么问题了,这才打马转走,回来中军。

最先建好的就是中军大帐。

来到帐前,他下了马,随手把缰绳丢给随从,整了一下衣甲,微笑着对守卫帐前的亲兵说道:“劳烦请代为通告,便说朱英求见将军。”尽管贵为吴国公义子,前锋副将,却丝毫不以身份拿乔,言行举止,十分有礼。

那亲兵自无话说,忙行了个礼,快步入内,几乎没什么耽误,跟着就走了出来,肃手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