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封为盐务专使 (第1/2页)
如今,君臣身份的转变,让李世民不得不小心谨慎.
唯恐暴露了曾经的“李老哥”身份。
而这屏风,便是他用来掩饰的最好工具。
每当陈乾在场,李世民便会命人搬来屏风,遮挡住自己的身影。
百官入殿之时,皆是低头行礼,自然无法窥见龙颜。
待到众人起身,李世民早已稳坐龙椅之后,屏风遮蔽,更无人知晓其中奥妙。
陈乾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
他心中暗笑,这李老哥,还真是谨慎得有些可爱。
其实,他早已猜到李老哥的身份,只是为了配合这位帝王的“小戏”,才一直装作不知。
他甚至觉得,这屏风,更像是一种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一种独特的君臣相处之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陈乾也随着众人一同跪拜,心中却波澜不惊。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
目光扫过殿中众臣,脸上神情波澜不惊。
“众卿平身。”
众人缓缓起身,但那紧张的气氛却丝毫没有减弱。
李世民环视一圈。
“盐务改革乃国策,事关民生、国库、边境。朕不希望看到此事在朝堂内衍生出过多的纷争。今日朝会,各位可有不同见解?”
李世民一上来就直接开门见山,将所有人都关心的盐务改革,率先抛出。
大殿内,众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第一个开口。
片刻后,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臣轻咳两声,捋着胡须上前一步。
出列道:“陛下,臣斗胆直言。这盐务改革诚然关乎国计民生,但亦确实动摇了旧制根本,其中阻力非同小可,臣以为,此事仍需慎重考量,不宜仓促决定。”
几位重臣纷纷点头附和。
户部尚书郑善果出列,拱手道:“臣附议。陈大人所提盐改新政,固然立意良善,然其中条陈,却多有不妥之处。”
“其一,盐改新政欲将盐价统一定为每斤十文,此举看似惠民,实则不然,边疆苦寒之地,运盐成本高昂,若定价十文,则盐商无利可图,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其二,新政欲将盐务收归朝廷专营,此举恐滋生腐败,于国于民皆不利。前朝盐铁专卖之弊,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朝不可不鉴。”
郑善果顿了顿,瞥了一眼陈乾,继续说道:“陈大人年少有为,才华横溢,然经验不足,恐难胜此重任。”
“臣以为,盐改之事,当交由经验丰富的官员,方能稳妥推行。”
李世民皱眉,“之前朕就说过了,休要再提经验一说,尔等初上任之时,难道都有经验吗?”
李世民早料到这郑善果还会反对。
郑善果躬身道:“陛下,臣还有证据在此。”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叠请愿表,双手递上,“这是各地盐商联名上奏的请愿,皆是对盐改新政的哀诉,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挥了挥手,旁边的内侍连忙将请愿表拿到龙椅旁。
李世民低头粗略地翻看几眼,眉头渐渐蹙起。
郑善果趁机补充道:“陛下请看,这些请愿表字字泣血,句句哀求,盐商们皆言,盐改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