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金色海滩 (第1/3页)

考查报告写完以后,一身轻松,现在可以好好玩玩了。

张工问:“先玩哪里?”

“当然先看海了!”两个学生,异口同声。

洛雁说:“您说上海看海很遥远,轮船开出去六个多小时才能看到海。大连呢,大连多久才能看到海?”

“从这里有一条有轨电车,二十分钟就到海边了。”张工说。

“二十分钟!”洛雁惊讶地说。

“这还算远的哪。在青岛,百货公司出来就是海,这就是岩石海岸的好处,海就在市中心,市中心就在海边。”

“真的呀,那太好玩了,等我退休就住青岛!”

“你退休还早了吧!”

“您没听说,人生就如白驹过隙一般,一眨眼的功夫。”

“别说的那么可怕,只要珍惜每一天就是了。我们小时候经常去的海有三个,一个是老虎滩,一个是黑石礁,最近的是临海公园。

“临海公园以前不叫临海公园,日本人叫它‘星个浦’意思是星星洗澡的地方。日本人很文雅,拿别人的地方当成他们自己的家。

“每到三月份,樱花盛开的时候,日本人拉家带口地来到‘星个浦’的海滨,在那开满樱花的树林底下,铺上毯子,摆上从中国抢来的好吃的东西:紫菜饭团、烤鱼、江不辣(译音,一种粘米卷鱼肉的点心。),蘑叽(有点像朝鲜打糕。),唱起歌、跳起舞。

“我们中国孩子穿得破衣烂衫地站在旁边围观,看着这一群东洋外国人,在咱们的家里,大吃二喝、唱歌跳舞,一点儿也不见外,一个个恨得牙痒痒,心里想,看哪一天不把你们这些强盗撵出去才怪。

—·—

“说来真快,就在一九四五年我八岁的那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大连街上,到处都在追打日本人;日本人给我们下跪,用手比划着说:你们中国人是大大的,我们日本人是小小的。

“真奇怪,往日趾高气扬的劲头都哪儿去了,国家一亡,人就没有了脊梁骨了,看着真可怜。”

洛雁小声说:“人家投降了不是就不准打了吗?”

“可是我们还没受降呢!老百姓哪管那些,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关东州的日本人归苏军受降,可是苏军还在哈尔滨呢,从哈尔滨开到大连,坐闷罐车,足足走了三天,大连人就准备打三天日本鬼子。

“后来地方上组织了自治队,带上红袖箍,上街维持秩序,劝说大家不要再打了。

“日本人走了以后,‘星个浦’就不叫‘星个浦’了,听着怪别扭,就改叫临海四站,不知是谁改的名,一点文采都没有;后来当政者也感觉这个名字不像个景区,就又改成‘临海公园’;

“这个名字也不好,没有文采、没有情趣,但是也没人再来改,便一直叫到今天。这是大连最漂亮的景区,咱们今天就到临海公园吧!”

两个学生都说好,于是他们就坐上有轨电车。铁轨“咯噔、咯噔”地响着,沿着海滨快速的跑着,路旁的树林飞快地闪着,有点像坐火车的感觉;书包网

司机脚踩着铃铛“叮叮当、叮叮当”地敲着锣鼓点子,海风吹来海藻的腥味,仿佛又回到了张工的童年。

张工说:“这条有轨电车是有意留下来的,用来纪念过去,纪念逝去的那个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