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天津解放 (第1/3页)
“我和花姐抵达天津较晚,被编入了大中学补习班。
“本来东北流亡学生十来万,但是大部分都走了。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家乡解放了,便跑回了老家,只剩下无处可去的,大约五、六千人,被编成四个临时中学和一个大中学补习班。
“我们大中学补习班,驻扎在天津教会女子中学。一来是寒假期间,二来正在打仗,学校里没人,两栋大楼都空着,我们住了一栋,另一栋住的是国民党兵,两栋大楼有院墙隔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大中学补习班是部队编制,男生三个小队,女生一个小队;男生住在教学楼的底楼,女生住在楼上;
“每层楼的两边是教室,当中是走廊,朝南的一面暖和,就把双层床安在朝南的教室,朝北的一面作为上课和吃饭的地方。
“只上过一次数学课,上课是个摆设,谁这个时候还有心思上课。
“整个大中学补习班编为一个中队,中队长是国民党派来的一个上尉军官,副队长是个中尉。把东北学生由北平迁往天津,本来是准备把这批学生运往台湾。一来是国民党运家属、运金银、运财产还运不完呢!二来是学生们暗中抵抗、斗争,一直也没成行。
“伙食由部队供给,比前有所改善,吃上了白面馒头,有时也吃高粱米饭,只是供应紧张,没有菜吃。
“但是馒头做得很大,像个小枕头,于是,学生们就把馒头拿到‘南市’,卖杂烩的摊子上,切成两半,一半拿来换杂烩汤。汤里边有大块鱼、大块肉,估计是到饭店里收来的,至于卫不卫生,也顾不得了。你知道,有好久没闻到肉味了。
“有一次因为唱歌的事儿,打起来了。
洛雁问:“谁和谁打起来了?”。
“流亡学生和中队长领的一帮人打起来了。
“夜里了,也没有电,一队学生手拎着火腿(听大课的椅子右边的扶手。)从楼上追到楼下,楼下追到楼上,吓得上尉队长晚上不敢归宿。”
“原因是什么?”洛雁问。
“是因为唱革命歌曲。晚上没电、也没灯,就只有唱歌了。
“一开始是唱流行歌曲:‘四季歌啦’、‘马路天使啦’,情郎、情妹的,也没事儿,后来就有人唱解放区的歌,我小,也听不懂,只听:
“你是灯塔,照耀着前进的道路;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党,
你就是核心,你就是力量。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
“我们也都跟着唱,越唱声音越大,楼上的女生,也跟着唱起来,成了男女声大合唱了。
“住在旁边楼里的国民党兵就有人骂道:‘这些小兔羔子,都是□□党崽子,再唱,老子拿枪毙了你们!’
“骂归骂,谁敢开枪?战争时期,谁敢乱开枪,可真要抓去枪毙了。
“但是我们中队长害怕了,事情出在他的中队里,这要是叫上边知道了,学生们在唱反歌,还不要他的命。于是就把中队里的三青团学生,密密召集起来,命令他们明察暗访,一定要把是谁唱的,是谁传的,调查清楚。
“学生中谁是‘三青团’,谁是‘地下党’,旁观的人都无从察觉,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三青团的学生不过是应付中队长,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