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四十七章 准提镜里我相渺,轩辕陵头赤气深 (第1/6页)

今夜月华如水,遍照下方世界。

月光下的五庄道院在青气中浮动,似虚似实,两道淡淡的人影在水银般的月色中翩然掠来。

门扉开合之声咿呀响起,片刻之后。

“……昔者茫茫,龙汉始劫,盘古真人开天辟地,身化三界,却留下几件宝物,乃大功德所聚,于天同在,有定海珠,乃盘古真人二十四节脊椎所化;有定海针,乃盘古真人元阳之根所化,就是你的金箍棒了;尚有盘古之脐,能呼吸天地,吞吐混沌,发生万物,此物看来就是这阴阳二气瓶了。此物与定海针同气相求,看来是与你有缘,所以才有诸般感应,你降伏它也才会那般容易。”

镇元大仙手指绕过麈尾,侃侃而谈。

悟空、小山、清风、明月罗列前后。

“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至人之息以脐,此物与天地相通,息息相关,实有无穷妙用。”镇元说罢,伸出手去,与悟空左手相执,渐渐便有苍黄之气从两人身上发出,黄气茫茫,浑然一气,斗室之中,一时竟如同无尽大地,不知边际。

阴阳二气瓶徐徐升起,化黑白二气如龙蛇,投入悟空脐内,悟空腹部缓缓起伏,隐隐有风雷之声,黄气混茫,越发浓重,众人置身其中,身影渐渐模糊。

“你师父与悟空炼法,我们出去,不理他们。”小山拉着清风、明月的手,站起身来。

“好。”二童拍手欢笑,“姐姐陪我们玩。”

“好。”

三人走出静室,将门轻轻合上,在道院门前草地上坐下。

“我们来唱曲吧。”小山道。

“姐姐唱的曲子一定好听。”二童齐声,支颐作倾听之状。

小山抬头看天上圆月,想了想,清声作歌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歌声清亮婉转,凛凛如金石,袅袅越过万里关山,扑楞楞林鸟惊起,向月而飞。

月色茫茫,青塔渺渺,耸峙西天。

静室之中,大地苍黄,自然一气,沉浮飘逸,既无东西,亦无上下。

茫茫然苍黄一气中,莲华开放,于中渐渐有一长眉黄猿显出身形,青、黄、赤、白,四方莲华俱已盛开。

中央千叶宝莲之上,悟空默运一心,谛观虚空,眼前混沌黄气渐渐明朗,现大虚空镜,中有弱水微茫,宝树婆娑,有一道人,青簪挽髻,瞿然清瘦,手执一根树枝,立于水边,翘首而盼。

悟空涌身入镜,飞渡滔滔弱水,拜于道人足下:“老师父,一向不见,法体安好?”

道人将手摩悟空之顶,笑道:“好,好,好。你如今四大俱全,解悟空际,已非当年心性,好,好。虽然如此,你听我言来:

“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

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地火水风,四大总依空住,我相渺渺,人相莽莽,何处可得?只是空非究竟,幻出种种,还当以心摄之,心不一定,亦非究竟,还当以十力破之。

“何等是心?若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痴耶?若过去、未来、现在耶?若心过去,即是尽灭,若心未来,未生未至,若心现在,则无有住。是心非内、非外,亦非中间。是心无色,无形无对,无识无知,无住无处。但以颠倒想故,心生诸法种种差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