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到上海 (第2/5页)

好书推荐: 地狱的第十九层

弟,从小就随父亲混迹在上海滩的街头,后来父亲意外身亡没人照顾,就到了陈阿炳这里。小吉祥是随母亲逃难到上海的,路上她妈妈染了时疫身亡,剩下她一个小女孩流落街头,最后被毛头菜头捡了回来。而林森的前身阿青是最后一个进入这个小家庭的,林森只能从阿青的记忆中隐约记得阿青应该是随母亲生活,后来不知道发生什么变故,最后来到这里。

陈阿炳出去了,林森吃了馒头就回到屋子里喝了水,

“今天铁牛去了哪里”

小吉祥只有不到十岁,走不远也做不了事,所以每天收拾屋子,做饭看家就是她的工作。

“今天升平戏院杨老板开场牡丹亭,铁牛哥哥说那里人多,要去碰碰运气。”

小吉祥跟进屋子说道。

这个铁牛真是疯了,升平戏院好大的名声,不比百乐门舞厅的场面小,往来的都是上海滩闻人大亨,哪里是自己这样的小赤佬白相的地方,希望没出事吧。林森心里暗想嘴上却安慰这个小妹妹,

“没什么大事,一会我去看看你自己在家看好门窗,除了我们几个别开门,瘸阿炳今天发了利是肯定不会回来的,你自己在家小心一点”。

时间不早了,应该快六点了,回来这几天哪里都不习惯,连块表也没有,看时间只能看天色。林森提了提破了两个洞的单裤,裹紧了身上歪歪斜斜补着两三个补丁的外衣走出门去,升平戏院离这里还很远,不跑快点再回来的就得半夜了。

林阿炳的这个家在这里算是比较好的房子了,这里原来是逃难来的人们搭建的窝棚区,就是几个木棍几张草席搭在一起,能勉强遮风避雨而已。自从甲午之后,清廷腐败无能,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各地难民人数激增,清亡后民国建立,又是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而上海开埠后,租界却呈现一片繁华景象,各地难民纷纷涌入,于是在这片荒地中搭建起大片的窝棚。后来随着进入上海的难民增多,薄有家产的人们开始建起棚户木屋,林阿炳的老爹就是其中的一员,现在这木屋就成了林森他们遮风避雨的家。

林森穿行在木屋棚户之间,又要小心的避过泥泞中的水坑垃圾,耳边不时传来呼儿唤女的嘈杂声音,正是晚饭时分,空气中满是烟火气息,无论时局怎样,只要有一口饱饭,人们总能过下去。走出这片棚户区不远处就是租界,马路上黄包车与自行车奔流不停,有轨电车与行人擦肩而过,时而又有小轿车在人群中鸣笛开路,好一派繁华景象。

林森无心多看,开动双腿直奔升平戏院。时已入秋,街上的行人有围巾礼帽,而林森这一具瘦骨伶仃的少年身躯,却要顶着阴冷的天气奔行。他缩着着肩膀抱着手臂,穿行在人群之中,努力躲避着寒风,可是身上单薄的衣衫还是不能给他太多的温暖,于是林森只能小跑着行进,让运动起来的身体给最近更多的热量。等跑到升平戏院,他已经是汗流满面热气蒸腾。

今日是杨老板开新戏,达官显贵已经早早入场,戏院外多是跟班司机在外等候,又有几个卖香烟瓜子花生的小贩流连,戏院不远处还有几个卖混沌汤面的小摊子,这是为了戏院里的角儿们下了戏宵夜的方便,不然这里也轮不到这些做小生意的占据。阿青之前不敢在戏院周围厮混,因为这里是那些成年人的舞台,也是成年人混街面的讨生活的地方,类似于他这种小毛头在这只有被欺负的份。所以听说铁牛到这找外快才说他是想出头到发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