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遭灾劫妖道搭天桥 发慈悲剑仙授密计 (第3/4页)

好书推荐: 弥罗天帝

奇怪吗?并且道人既是知道我高祖是贵人,这日会到云麓宫来,何妨大大方方的出来迎接。说这几句客气话,又要是这门低声,怕人听见做甚么呢?我高祖当时着实吃了一惊。欲待不承认自己是贵人,因料想这道人必有些来历,决难赖过去,只得答礼谦逊。那道人不再开口说话,即邀我高祖到里面一间楼上。那楼上陈设得非常精雅,毫无尘俗之气,已有一个白须老头,笑容可掬的立在楼上,好像知道有客来,特地起身迎讶的样子。看那老头的头顶光溜溜的一根头发没有,颔下那部雪白的胡须,倒十分茂密,飘飘过腹。面目慈祥,风神潇洒,和这道人一样的仙风道骨,不是寻常年老人的气概,使我高祖看了肃然起敬。“道人指着老头介绍道:‘这位是贫道老友吕宣良,江湖上人称他为金罗汉的便是。因知道大人今日想为民除害,必亲身来这山里探看,我愿助大人一臂之力,所以在此恭候。’我高祖一听这话,又是惊讶,又是欢喜,连忙向吕宣良拱手道:‘幸会,幸会,难得老先生如此古道热肠,但不知前昨两夜那种奇离的景象,究竟是何妖魅,竟敢如此横行?两位想必知道详细。’吕宣良笑道:‘老朽是山野之夫,举动言语,素来放淡惯了,不知道礼节,望不见怪。这楼上是我这位道友静修的地方,四围窗壁,都贴了符录,不问甚么妖魔鬼怪,都不敢到这楼上来。我们无论如何纵谈,都不要紧,若出这楼门一步,我便不敢回答了。’我高祖才想起进山门时低声说话的情形来,原来果是怕有妖物在旁听得。“吕宣良又接着说道:‘我们这位道友,因生性喜种梅花,又喜画梅花,就自称梅花道人。在这楼上已七十多年了。前、昨两夜那种景象,非妖非魅,乃是一条数千年的大蟒。相传禹王治水的时候,这大蟒就在洞庭湖里兴妖作祟。禹王用法术将他拿住,锁在岳麓山上飞云洞里,因恐年深锁坏,又逃出来害人,当时并刻画一道符篆在一块大石碑上,就用这石碑堵住洞口,把飞云洞封了。这碑便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禹王碑。也是合该长沙的人民要遭劫!

几千年来,不曾有人敢将禹王碑污秽。偏几个月以前,忽有一只母狗,在禹王碑旁边深草里面,产了一窝小狗,糊了许多狗血在禹王碑上,将碑灵污秽了。这大蟒身上的锁练,久已锈断,只因有这一块碑封住洞口不能冲出来。既污秽得不灵了,哪里还禁得他住呢?就在产小狗的这夜,冲出洞来,出洞便化一个老和尚,来云麓宫求见梅花道人。道人知道这东西阴毒异常,接见必受其害,不敢出面。云麓宫大门上,有这人的符篆,他也不敢冒昧进宫里来。“这几个月内,他每日到城里化斋。我这道友就知道他是存心欺骗愚民,好落他的圈套。他的本身,能大能小。小的时候,和平常的水蛇无异。大时十数丈数十丈不等。发威的时候、充其量能长至百多里,昂头与衡岳齐高。他因为显出本身来,虽在黑夜。也容易被人看出,所以前、昨两夜特地先喷了一天浓雾,然后显形。他的心思,原想欺骗得一般愚民都信仰他到了极点,以为真是上天堂捷径的天桥,源源不断的走上去。那天桥到底是甚么呢?就是他本身上的一条舌头。大人请想:他头在这岳麓山顶上,舌头能伸过河去,使一般愚民认做天桥。可想见他的身体,有多们长,有多们大!’我高祖听了这些骇人的话,在正哪们寒冷的天气,都惊得遍体流汗,即截住问道:‘那们长大的身体,当时却在何处呢?’吕宣良笑道:‘地下那有好安放他的所在,当时仅有头搁在这山顶上,身体还悬在半空中。依他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