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都建邺 (第2/3页)
那底气阔气一回,只能是凭着感觉在建邺城的胡同里一个接一个地穿梭。
不久,他真在大街之外的分支找到一条看起来显得寒酸不少的街区,万分雀跃起来,心里不断地感激着那已经过了时的《吴国通鉴》,让他知道这样的大城里仍然存在着一些他花的起钱的区域。
想到自己不用再继续吃那发硬的面饼和那从沙河中灌起的带着土腥味的水,他急不可耐地找到一家面馆,坐了下来。
“老板……来一碗青菜……嗯……鸡汤面!”饿了一天的秦轲抚摸着肚子,狠下心来,怀着“就这一次”的心情,开始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老板手里那随着揉捏不断变形的面团。
尽管是这样又老又窄的街区,却也人来人往,面馆里坐着不少客人,有的是熟客,喝着茶水等着面条时不时还跟老板开几句玩笑,灯光昏暗,但却给这家面馆增添了不少温馨。
秦轲的面很快就出了锅,而当带着鸡骨鸡肉的鸡汤一勺一勺地淋在面上时,一股浓浓的肉香就这样溢散出来。
秦轲像是一只几天没能抓到猎物的狼一般大口吃着,直到整碗面被解决了一半,他才心疼地想到要细细咀嚼,免得这一碗价值不菲的鸡汤面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祭了他的五脏庙。
只不过南人胃小食量也少,一碗鸡汤面的分量要比他平时吃的海碗还要小上许多,只能是再叫了一碗素面才终于满足了辘辘的饥肠。
满头大汗地捧着海碗喝干最后一口面汤,秦轲擦了擦嘴,打出一个长长的饱嗝,倒是惹来几位坐在旁边正吃着阳春面的客人几个白眼。
趁着结账的当儿,秦轲问老板道:“老板,你知道安泰街怎么走吗?”
安泰街,这是诸葛宛陵临走之前告诉他的地址,说等他到荆吴,可以拿着玉璧去那的一间店铺找到一个叫“九爷”的人,他会帮忙安排好一切。
“安泰呀?”老板身材瘦削,揉面的手臂却精壮,手上满是老茧,收了钱,他继续揉面回答,“你顺着这条街走,往南,过两座桥,三条街,就到了。不过那边比咱这边更老旧一些,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就关门熄灯睡觉,你现在过去,估计也赶不上了。小兄弟你是来投奔亲戚?”
“不是。我找个人。”秦轲看了一眼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有些失望,倒不是因为他现在就急着去见诸葛宛陵,只是如果他今晚还找不到九爷,他就没有住处,而住客栈,那又是一笔开销,他这一路来荆吴,路上已经用了好几两银子,现在哪怕让他多花一个铜板他都会心疼半天。
但老板既然这样笃定地介绍了情况,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是谢过老板,摸着荷包里剩下的银钱,找了一间小客栈打算将就一晚。
这种老街的客栈自然没有多宽敞,但好在干净,至于有些潮湿的气息和拥挤的房间这两项并不会让秦轲觉得难过。他本就是个农家少年,吃苦受累早已习惯,一路上稻草中也睡过,驴子拉的板车也睡过,都无所谓,何况现在至少还有一张不算小的床?
放下那不多的行李之后,秦轲双手抱着头躺在床上。怔怔地看着床顶的帐幔,开始思考起今后的打算。
如果见到了诸葛宛陵之后会怎样?他会怎样告诉自己有关于师父的下落?而如果师父距离荆吴很远,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靠着两条腿风餐露宿地一路寻找?
“可也没那么多盘缠。”秦轲喃喃地道,虽然换做别人可能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